- N2養成上 《学校では教えてくれない戦国史の授業》
-
- 共12堂
- 每堂課1小時50分鐘
- $5280
- 正樹老師
- 馬上報名課程
-
【學校不教的戰國史】
這一門課今晚開課,也藉這個機會跟大家介紹這一本書。這本書有趣的地方在於,作者井澤元彥會用很有趣、又符合邏輯的方式來分析歷史。
如果你對日本歷史很有信趣,但每次讀一讀又很想睡,不妨來報這一門課吧(但前提是你要有N3以上的程度)而且現在正好感謝祭,在打折喔~~
以下是書中一些內容的介紹:
------
以織田信長的成名戰「桶狹間之戰」為例(好笑的是,我這禮拜翻的大河劇,正好是這邊的劇情)這場戰爭中,織田信長號稱以幾千名的部隊,直接瓦解今川義元四萬大軍。
但井澤的看法是,以公式來算,軍隊的人數頂多是人口的2.5%,今川義元號稱有一百萬石的年收(一石等於一個人一年吃的飯),所以他的國家最多養一百萬人,軍隊最多只有兩萬五千人,再扣除留守本國的五千人,在桶狹間之戰,他最多出兵兩萬人。
織田家的尾張,當時大約三十萬石,也就是他最多有八千人。只不過當時是今川進攻,織田防守,所以他的八千人,全部可以用來戰鬥。換言之,是八千對兩萬。
------
關於織田信長的治國,井澤也點出一個有趣的點:「重商主義」。一般戰國大名(=戰國諸候)的發展策略,就是開墾田地,增加人口,增加兵源。
織田信長不同,他重視自由商業,鼓勵自由交易。為此,他槓上了比叡山,因為後者霸佔了紙、油等重要產業。換言之,織田信長不是因為宗教因素,而是為了商業利益進攻了比叡山。(當然,這也算是他特別的地方,其他人不敢揹上攻打佛寺之名,但他敢!)
獲得巨大商業利益的織田信長,再用他賺來的錢雇用軍隊,因為當年有很多次郎、三郎無法繼承家業,必須出來找工作。因此信長快速聚集起一批職業軍人。
-------
總之,這就是今天晚上要開的課
《學校不教的戰國史》
如果今天或明天報名,
馬上看影片交作業,
也算是趕上這一門課的列車。
(書一定要買,但是可以事後再買)
原價5280,
打九折是4752,
再加報一堂課,
折數會更低喔!!
歡迎來一場不同以往的戰國之旅!
回上一頁